一、百鳥朝鳳
百鳥朝鳳,嗩吶獨奏曲,在北方各地都有不同版本。
1953年春,由山東省荷澤專區代表隊作為嗩吶獨奏參加第一屆全國音樂舞蹈會演演出時,受到熱烈歡迎。后來嗩吶名家任同祥在專業音樂工作者協助下,壓縮鳥叫聲,刪去雞叫聲,并設計了一個華彩樂句,運用特殊循環換氣法的長音演奏技巧,擴充了快板尾段,使全曲在熱烈歡騰的氣氛中結束。樂曲以熱情歡快的旋律與百鳥和鳴之聲,表現了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
二、全家福
嗩吶曲獨奏曲,用豫北安陽地區的民間戲曲唱腔、板式、曲牌組合起來的吹奏樂曲。
該曲的旋律走向、調式色彩及吹奏特點,都給人一種古樸、灑脫、強進之意,使你揮之不去、難以忘懷。該曲由散板、中板、快板、飛板組成,可以說是典型的傳統板式結構,符合中國人的傳統審美趨向。由散板到正扳、由慢板至快板、由敘述到激越,又給人以思慮、解脫、圓滿之感。
地域風格之殊特和吹奏技藝之容納,讓許多演奏家有了展示才能的平臺和機遇。如散板之吐、顫、上板之滑奏;中板之深涵、細柔、蒼勁和吐、滑、強、弱變化,及快板呼應、吞、吐、碎奏,都使吹奏者有彰顯才華的空間。特別是飛板部分“節疏”,而高潮疊起扣人心弦。
三、。抬花轎
抬花轎音樂是我國民間的曲劇音樂,根據抬花轎的動作、行走、運動狀態而編配的音樂,廣泛流行于我國民間,是我國民間傳統的古典音樂之一,表現形式以嗩吶演奏為主。由于歷史悠久,音樂的作者已經無法考證。
四、六字開門
嗩吶獨奏曲,原是一支民間器樂曲牌。曲調流暢,情緒輕快。
戲曲中常用以伴奏劇中人更衣、打掃、行路的拜賀等場面,是《小開門》的變體。前半段運用模擬人笑聲的“氣拱音”,以及“氣頂音”技巧,使旋律優美如歌;后半段運用單、雙吐技巧奏出類似三弦聲音的“三弦音”技巧,短促而富有彈性的樂音和輕快的節奏相結合。
樂曲情緒活潑歡快,使音樂具有對比,表現更加生動,獲得了較好的藝術效果。
五、社慶
嗩吶獨奏曲《社慶》 作者葛禮道,1965年在“為農村服務的音樂作品征稿”活動中獲選由音樂出版社出版并收入《建國三十年器樂作品選》,錄制唱片并被藝術團體帶到日本、韓國、美國、尼泊爾等國演出。很喜愛的嗩吶曲。
六、一枝花
一枝花,嗩吶獨奏曲,任同樣于1959年春根據山東的地方戲和其它民間音調編寫。
樂曲開始是一段散板,采用山東梆子“哭腔”音調,凄楚悲壯,接著是敘述性的慢板,柔婉動人。最后慢起而漸快轉入中板,采取《小桃紅》為素材,節奏活潑,音樂輕快。
之后,出現“穗子”特點的展開段落,短小音型的重復,相間出現“放輪”的長音,渲染了一種熾烈而歡騰的氣氛。
七、鳳陽歌與后八板
鳳陽歌絞八板》是一首著名的魯西南鼓吹樂曲,也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嗩吶曲,但經過郝益軍先生整理移植而成的同名笛曲卻鮮為人知。本文作者通過對山東琴書音樂的了解和多年來年來從事笛子與嗩吶兩門樂器的演奏與教學實踐,對笛曲《鳳陽歌絞八板》的結構布局、素材來源、風格表現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并著重闡述了演奏該曲應注意的九個問題。
引子的旋律開闊悠揚,起伏較大,表現山東人的熱情樸實、豪爽潑辣的性格特征。樂曲慢板部分主要以“鳳陽歌”為素材,其旋律清新爽朗、韻味生動別致,通過變奏及多種演奏技巧的運用而顯得別有情趣。
八、山村來了售貨員
嗩吶獨奏曲,張曉峰作。樂曲以東北民歌音調為基礎,描述了山村售貨購貨的情景,并與抒情相結合,音樂輕快、詼諧。
樂曲分為:〔趕路〕、〔吆喝〕、〔山谷回聲〕、〔山村活躍〕、〔選購〕、〔告別〕、〔繼續前進〕,每個標題都提示了該段所要表達的內容。描寫山村售貨購貨的歡樂、熱鬧情景,是一首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作品。
九、懷鄉曲
《懷鄉曲》是王國潼先生采用臺灣地方戲曲《歌仔戲》的曲牌“哭調子”、“七字調”為素材創作而成的。作者在樂曲的演奏藝術要求中寫道:“臺灣《歌仔戲》與福建《薌劇》屬于同一劇種,都起源于福建的民間歌舞《錦歌》、《鋪地掃》,相互之間有著密切的血緣關系,故此曲最初曾取名為‘懷薌曲’,意用‘薌’‘鄉’二字同音,以表達臺灣同胞借懷念昔日薌曲之音而抒發今朝懷鄉思親之情。現在恢復原曲名的同時將‘薌’字改為‘鄉’字,以使其含義更為確切?!?/p>
《懷鄉曲》原曲分為三段。第一段:表現臺灣同胞對祖國及親人深切懷念的心情。這段緩慢而悠長的旋律,感情深沉而真摯,如同臺灣骨肉同胞在殷切地訴說著自己的心愿:“謠望家千里,骨肉各西東,倚欄懷薌曲,無限故鄉情。”第二段:表現臺灣同胞看到祖國欣欣向榮景象時的激動心情,以及他們對祖國的贊頌與向往。第三段:情緒更加激動,表現臺灣同胞渴望祖國統一的迫切心情和堅定信念。賈鵬芳改編并演奏的《懷鄉曲》,宿略了第二、第三段,變化發展了第一段;少了許多興奮與激動,多了一些憂傷與思念,凄美的旋律使人思緒萬千,這也是中國二胡最能感動人的一面。
十、豫西二八板
嗩吶曲《二八板》在上個世紀80年初由于演出的需要再次加功,在時值上由兩分多鐘發展為4分半鐘,由高音嗩吶改為中音嗩吶,在《二八板》前又加了“豫西”兩個字即《豫西二八板》?!对ノ鞫税濉穭⑽慕鹣壬鷪坦P修改完成,1983年由郝玉岐加工。通過中音嗩吶細致入微的模擬,使得吹腔在飄動中透著剛氣,在深厚古樸中透著柔美,如同吟頌、如同哼腔;這里如青蜒點水般的氣吐音的柔弱吟奏,使吹腔入木三分更加感人。在第三段快板中,在豫劇快流水板的發展變化中,花腔跳動跌宕粉繁,給人們以歡快愉悅之感。
評論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