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因戰國時期的楚國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后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賽龍舟與吃粽子是自古傳承的端午節兩大禮俗。
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準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在端午佳節即將到來之際,大眾日報客戶端聯合大眾日報豐收副刊推出“我的端午故事”專輯,歡迎各位文友惠賜佳作!
來稿力求有新意,有深度,有獨特的視角和表達方式,避免落入俗套。
投稿郵箱:liujun0519@126.com
□林奧
屈原先生:
又是一年端午至。很小的時候便從大人口中得知,這是一個紀念你的節日。長大后,更是頻頻聽到你的詩句,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到“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再到“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透過文字對你當時的處境心境感同身受,內心充滿對你的無限崇敬與感激。你那偉岸的身影、留下的記憶、愛國的精神,我們不曾忘記。
你是志存高遠,心系國家的。拂去歷史的云煙,時間仿佛回到遙遠的兩千多年前,映入眼簾的是你那偉岸的身影。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都有你堅持的主張;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都有你的勤勉。就這樣,“明于治亂,嫻于辭令”是你的評價,“接遇賓客,應對諸侯”是你的日常,在那些襄理朝政的日子里,你時刻心系國家,堅持國家至上。縱使后來遇到詭計多端的對手,受盡阻礙與委屈,你依然堅守著開始時的那份初心,一心為國,從未改變。你深沉、你痛徹,一切幻滅之后,用盡全部能量的縱身一躍時,依然不改初心志,以身許國、以身殉志。雖然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但是你那偉岸的身影永遠留在我們心間,我們明白你的初心、懂得你的愛國,也會如你一般在正確的道路上立長志、常愛國。
你是憂國憂民,為民請命的。在你留下的記憶里,有許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詩賦。尤其是那句“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字里行間流露出的憂國憂民之情溢于言表,表達著以民為本、撫慰蒼生的大情懷。無論是你那遠大的政治理想和實業追求,還是在君王昏聵之時的失望悲嘆,卻依然期盼著醒悟與召回。無論是身處“楚才晉用”的時代,有很好的機遇選擇離開,為自己尋更好的出路,你卻毅然決然選擇留下,還是浪跡荒野時依然盡己所能借詩賦提醒朝臣,都是你留給世人的記憶,都是你憂國憂民、為民請命,對國家、對人民無比忠誠的見證。請你放心,身為后輩的我們,定如你那般“身居廟堂而心憂天下,身居荒野卻顧盼朝堂”,時刻心系群眾,竭盡所能為群眾造福解憂。
你是堅持真理,精神崇高的。如果問你給世人留下了什么,那便是精神的力量。一路走來,堅貞不屈、矢志不渝,只為國家富強、人民安康。其中,有你對祖國的無限熱愛,無論身處何種境遇下,無論碰到怎樣的艱難險阻,依然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來勉勵自己,無私無畏、勇敢堅強、砥礪向前。新時代,生逢盛世的我們,更會加倍珍惜如今幸福美好的生活,如你一般不僅發現真理,更堅持真理,不僅熱愛祖國,更熱愛人民,像一個戰士一般,朝著更加高遠的目標,不斷向前。
粽葉幽香,年年端午,款款深情。插艾草、戴香囊、劃龍舟、吃粽子……如是,是我們仰望你的載體、紀念你的方式。先生請放心,新時代的我們一定把你的愛國精神傳承發揚下去,在本職崗位上厚植愛國情懷,如你一般。也愿看到這封信的你,端午安康。
| 評論內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