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是大家都比較熟悉的一種常見蔬菜,加工和食用方式都非常多樣,因為鮮美的口感和獨特的香味兒而受到很多消費者的歡迎。日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2,4-滴丁酸鈉鹽等112種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1—2022)正式發布。其中,韭菜中腐霉利殘留限量標準從0.2mg/kg提升至5mg/kg,引起不少人關注。腐霉利是什么?農藥殘留標準上調25倍,不少人擔心韭菜到底還能不能吃?
據介紹,腐霉利是一種低毒殺菌劑,全球廣泛用來防治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灰霉病、菌核病、黑星病等病害,在韭菜、油菜、番茄、黃瓜、葡萄等多種作物上登記使用。在韭菜的種植過程中,經常會受到霉菌污染而得灰霉病,會嚴重影響韭菜產量。腐霉利能夠殺死很多霉菌,起到防治灰霉病的作用,能夠更好的保證韭菜產量。
此前0.2mg/kg的標準是從何而來的?為什么要調整為5mg/kg?據了解,1993年我國批準腐霉利在韭菜上登記使用時,由于缺乏農藥殘留試驗數據,我國在制定農藥殘留限量標準時,將國際食品法典相關標準作為參考依據。但因沒有韭菜中腐霉利殘留限量標準,當時引用了洋蔥中腐霉利殘留限量標準0.2mg/kg,作為我國韭菜中腐霉利殘留限量標準,并于2005年發布,一直沿用至今。
考慮到原標準引用的是洋蔥而不是韭菜的限量,近幾年我國對韭菜做了殘留試驗,評估實驗數據后,發現最大殘留限量可以提升到5mg/kg。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何計國解釋,農藥殺菌劑的標準更改與其他化學食品添加劑標準的更改依據并不相同,農藥殺菌劑上調需要由理論和實際雙方面因素決定。在實際應用中,藥效會隨著其使用次數逐步降低。就像人們如果經常使用抗生素,其效果會逐漸減弱,最終形成一定的耐藥性,造成實際使用量增加,但又沒有超過風險評估得到的安全劑量。所以相關標準的動態調整是科學及必要的。
南京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副教授施海燕表示,近年來,農藥最大殘留限量的標準在更新,也會通過大量的實驗數據進行修訂。腐霉利在使用時,會標明劑量、安全間隔期等要求。只要在此要求下使用,老百姓在食用時只需要一般常規清洗,就可放心食用。
評論內容: | |